
在广西,螺蛳粉就像是一张地域名片。
有的张扬高调,有的满怀新创意
也有的低调安静,与外界的喧嚣繁华背道而驰
/
走在人声鼎沸的农院路上,往往会忽略这种乌漆嘛黑的小巷子。谁能到这个窄窄的小破巷子里还藏着一家连柳州人都觉得好吃的螺蛳粉。
众多在西大附近上学的柳州人和在南宁打拼的打工人,全靠这家店的螺蛳粉拯救自己想家的心和胃。
■“高德地图显示已关闭,大众上显示正在营业,但是大众上的导航不对呀,我跟着大众的导航都走到火炬路了......到底在哪里啊那家店?”
■“不在火炬路的,你走到农院路中段,有个卖铁板鱿鱼的店看见没有?附近就有个很小很小的巷子,里面就只有她一家店。”
去的时候因为真的找不到,全靠友女语音导航才摸索到店,但一到饭点也阻挡不了她的人气。
■“从上大学就吃这家店,便宜又好吃。毕业之后上班的地方离这边太远了,今天刚好在附近办事,才顺便过来吃。”
早在十几年前,娟姨就在小巷子里卖牛杂炒粉,后来向柳州的螺蛳粉师傅请教做法。但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娟姨始终也没有学到所有的秘方。

现在想来,当年没学到全部秘方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也许还要感谢当年的师傅没有教完所有的秘方,这才让现在的娟姨在螺蛳粉这条道路上做出了自己的味道,也做出了能让食客们从一而终的味道。
■“一碗二两,多菜少粉!把腐竹换成油果,加鸭脚!”
许多食客早已熟门熟路,全然不用看墙上的菜单,张口就来。弹韧的米粉在滚水中汆烫三两下,一勺鲜得眉毛都要掉了的螺蛳汤一浇,再加上一勺浓郁的辣油,这滋味,光是闻着就知道......绝了!
/
纵然全广西遍布了数不清的螺蛳粉店,但每一家店的味道都不尽相同。汤底是每一家店的秘密武器。在喝到这口汤的那一刻,第一口就明白,为什么身边的柳州人都来这家店“续命”。
大片的腐竹浸润在汤底里,吸饱了鲜爽的汤汁,一口下去,酥脆之间又盈满了汁水,简直不要太爽!
还有不少人是冲着娟姨的螺丝菜来的。不要米粉,直接打包了一份螺丝菜,浇上热乎乎的汤底,于这飘着凉风细雨的夜晚而言,是再治愈不过了。
汆烫熟的空心菜,仍保持着青翠碧绿,浸在螺蛳汤底里,普通的青菜瞬间拥有了灵魂,丝毫不会觉得寡淡。

<<<

>>>

炖的软糯的鸭脚,一吮就轻易脱骨;卤蛋每一口都敲入味,配粉吃还不够,还想额外打包几份回家,边追剧边吃~

///

窄窄的巷子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将城市的脉络相连。
这里藏着浓重的城市烟火气,与螺蛳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尽管它与农院路的喧嚣繁华背道而驰,但随着时间长河和从不停歇的口口相传而留存在食客的心中和脑中,从来不曾被遗忘。
转载自:
南宁吃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