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南宁这两个“重头戏”旧改项目,终于要完工了?





最近几个月,头条君都是地铁出行上班,毕竟这样出行又快又省油费。

全貌呈现,复古又立体
拐上几条街,头条君就抵达了水街旧改项目现场。
说实话,水街旧改项目变化非常大。
今年4月份,项目现场还到处是围挡,楼栋的外架仍在,不少建筑也没建完。
现在该项目除了小部分道路仍在施工外,全貌已基本显现,内部穿插交错的道路也一览无遗。

▲图源赵翔图库

▲图源头条君摄
内部还有不少地方仍在施工,虽然都是现代工程,但造型确实有一股民国时期的岭南风。
由于结构设计的巧妙,项目整体会给人立体街坊的感觉。

▲图源头条君摄
地块边缘原先有一处下桥口,如今已拆除。
连接民生广场的通路设置在了项目内,宽大的阶梯向下连通,路线正对着仓西门。
项目未来整备完善并开放后,这条通路拍照会很出片,或许又将是个网红打卡点。

▲图源头条君摄
据了解,目前水街的招商工作正稳步进行中,已进驻了不少大牌商家,也回归了一些经典老品牌,部分店面正在进行装修。
按现在呈现的进度看,明年春节前或许就能迎来正式开放。
从2012年改造工程启动,到2023年水街片区整体完成征拆,到如今“新水街”的整体呈现。

基本建成,共和路还差后半段
“新水街”不远处,就是中山路和共和路的改造项目。
两条道路中央的钟鼓楼不必多说,该建筑早已完工多时,不过目前仅开放了首层广场区域。
钟鼓楼后侧的建筑群基本建设完毕,但现在仍有一道围墙挡着,无法入内。

▲图源头条君摄
钟鼓楼右侧的中山路,已基本拆除围挡,路面沥青铺设及硬化作业也已基本完工。
左侧建筑上方,有“中山路”字眼字样标识,不远处的中山路小学早已投入使用,沿街铺面招商目前也在进行当中。

▲图源头条君摄
不过有一小段路因井盖围土还未封填,且当时在进行小范围相关施工,此处仅行人可通行。

▲图源头条君摄
钟鼓楼的另一侧是共和路,一旁的建筑也挂上了醒目的标识。
从外部看,共和路一侧的前端建筑基本成型,后端建筑还挂着外架,路面上的围挡也仍未拆除。

▲图源头条君摄
总的来看,目前中山路“旧改”工程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也很有可能在年前开放。
若是明年春节前这两个项目都能开放,南宁市民过年又能新添两个“新”去处。

“邕州古城”即将“完全体”?
无论是中山路旧改,还是水街旧改,两者都共同属于“邕州古城”的一部分。
早年间,三街两巷的亮相,为“邕州古城”奠定了一个经典的历史商住区改造范例。
今年9月26日召开的项目推介暨品牌签约会上,邕州古城就吸引80家优质品牌集中签约入驻。
其中有不少优质品牌,是首次进驻南宁。

▲图源广西财经微
事实上,在南宁老城区核心处开整“邕州古城”,并非突发奇想。
因为“邕州古城”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
在宋朝时期,邕州“百货所聚”(《粤西文载》),曾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型民族市场(《岭外代答》)。

▲图源南宁方志馆历史文献
到了明清时期,南宁凭借着这个交易中心,发展迅猛,并且被诸多史书记载。
明代《两广纪略》中,还写到南宁因商贸繁华,经济富庶,而被称为“小南京”。

▲《两广纪略》原文,截图自百度文献
也正是如此,“邕州古城”四个字,真切地代表了南宁传承千年的历史底蕴。
以“邕州古城”之名,以复刻历史建筑的形式,对老破小的历史商住区进行改造。
一来能解决老旧片区的改造适配问题,二来为南宁保留和还原了曾经老南宁市中心的风韵。
据了解,整个“邕州古城”由“中山路步行街”、“水街”、“三街两巷”三大商业街区组团构成。

▲图源970水果糖
整个项目立足于现有街区,以“邕江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南宁的悠久历史、多彩民族和东盟风情。
这三个商业街区,各自定位、特色、布局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同,共同构建“文输出+美食+潮流”的生态闭环。

▲图源南宁旅游
在文旅商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邕州古城”这一“超级IP”,承载了南宁地域历史文化的输出,和激活老城区核心地带消费活力的重任。
你认为在未来,“邕州古城”能成为南宁新的城市名片吗?
评论区聊聊。



转载自:南宁楼市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