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泥化万物丨古埃及人的重生宝物,竟然是......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发展出了早期的文字、城市和国家

在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史中

缔造了农业、工程、艺术等

多方面的优秀传统

她的繁荣富强不仅依靠自身的成就

也离不开与域外文明的交流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核心,在约公元前3100年建立起集权王国,依托灌溉农业与太阳神信仰构建起稳定的社会秩序。法老通过神权统治与金字塔等巨型工程强化王权象征,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彰显其科学与文化的高度发展。

 

吉萨金字塔群

 

埃及的陶器生产不仅服务于农耕与建筑需求,更在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地中海东岸的文明枢纽,埃及陶器技术通过贸易与战争向外传播,与两河流域、爱琴海工艺交融渗透,成为跨区域技术交流的早期范例,在文明对话中镌刻下永恒的尼罗河印记。

 

 

费昂斯(Faience)

是一种带有硅质坯体

和鲜艳釉面的陶瓷材料

是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

非黏土质硅酸盐工艺

约公元前五千纪

两河流域与埃及率先烧制出

蓝绿色的费昂斯器物

可能用以模仿需要长途贸易获取的

青金石、绿松石等珍贵的半宝石

 

 

费昂斯的用途主要为

护身符、祭祀雕像与建筑装饰

费昂斯约在西周早中期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前8世纪)

经欧亚草原传入黄河流域

后续经过本土化

创新催生了中国的玻璃工艺

 

莲纹瓶

 

埃及
第19王朝

公元前1320-前1085年
高14厘米,腹径11厘米

此瓶为费昂斯材质,器表绘制了多种植物装饰纹样,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莲花纹,象征着轮回与复活;莲瓣的内圈还绘有各类象征符号,其中“荷鲁斯之眼”是古埃及最常用的护身符之一。

 

 

 

莲纹装饰圆盘

埃及
阿玛尔纳时期

约公元前12世纪
直径3-3.8厘米

厚0.4-0.5厘米

费昂斯材质的圆形花饰片,通常以花心为钮,均匀分布8或10个花瓣,表面磨光。通常镶嵌于宫殿墙壁和地板、护墙板等位置装饰边框,是太阳和王权的象征。

 

 

 

圣甲虫像

埃及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2千纪-前1千纪
左:长2.2厘米,宽1.5厘米,厚0.6厘米

右:长1.3厘米,宽0.8厘米,厚0.5厘米

 

圣甲虫即古埃及神话中的凯布利(Khepri)神,代表早晨的太阳,象征着日出、重生和蜕变。其形象多见于护身符、礼仪印章,也用作葬仪礼器放在木乃伊的胸口和双耳畔,见有费昂斯、象牙、雪花石膏、绿松石、玛瑙、孔雀石、青金石等多种材质。

 

 

 

乌萨布提

埃及
左:第19王朝,公元前1320-前1200年

高16.3厘米,宽5.3厘米,厚3.4厘米

右:古埃及后期,公元前7世纪

高21.7厘米,宽3.8厘米,厚3.3厘米

 

费昂斯材质,木乃伊造型,面容清晰,头戴假发和礼仪胡须,双手交叉于胸前,手中持物通常为稻谷或镰刀、锄头等农具,身披象形文字。乌萨布提是随葬品,常见木、石、陶、费昂斯等材质,自中王朝时期(第11王朝)直至托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305-前30年)都被广泛使用。

 

古埃及人认为,死者在地下世界仍需劳作,但是可以通过乌萨布提完成工作,因此这类随葬俑通常刻写有墓主人名字、《死亡之书》内容以及墓主人的劳作任务。富有的墓主人甚至随葬365件乌萨布提以应对全年的劳作,并另配36件俑作为监工。

 

 

化妆容器

 

埃及

第26王朝

公元前7世纪

长7.8厘米

5.0厘米

厚0.85厘米

柱头造型,器盖表面装饰涡纹、莎草等元素,器身下端留有插轴用的圆孔。此容器可能是贵族专用器物或神庙中的礼器,用于盛放膏油。

 

 

埃及

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4-前1世纪
长8.7厘米

宽7.0厘米

厚1.2厘米

 

神殿形护身符,费昂斯材质。中央绘趴卧胡狼形象的阿努比斯(Anubis)、右下角绘圣甲虫。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的丧葬之神,是亡灵与坟墓的守护神。

阿努比斯胸饰

 

 

 

圣甲虫胸饰

 

埃及
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4-前1世纪
长9厘米

宽7.8厘米

厚2厘米

 

神殿形护身符,费昂斯材质。中心嵌入深蓝色釉面圣甲虫,显然是青金石的替代品,背面可以看到圣甲虫底部的铭文。

 

#今日话题

在古埃及的神秘宇宙观中

圣甲虫

被尊奉为太阳神凯布利的具象化身

当它们奋力滚动粪球时

这看似寻常的举动

却被古埃及人赋予了神圣寓意:

太阳东升西落,创世周而复始

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昆虫

在历史长河里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与信仰呢?

评论区等你~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第一专题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5:00

 

 

 

*本期封面

 

▇ 期推荐 ▇

 

讲座预告丨崖壁上的永恒:大足石刻保护中的跨学科技术革命

从博物馆到剧场,一起来回顾昆曲的“破圈”之旅

最新招聘丨深圳自然博物馆诚邀英才加入!

第五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评审活动在深圳博物馆成功举办

优秀!“深南大道队”晋级深圳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半决赛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联系方式】

获取相关信息

 


转载自:深圳博物馆
评论

华南文化街

25分享

0粉丝

南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