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摄影季赛丨春季获奖作品欣赏(2025)
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桃花映水法》
邱东/摄
评委评语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拍摄手法,以第三视角客观记录了大水法的春日。残存的石柱雕刻精美,虽历经沧桑却依然能看出曾经的辉煌。周围的树木已发芽开花,渲染春日氛围。构图沉稳大气,黄金分割恰到好处。作品把凝重和律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在观赏中不仅涌起对历史的深深感慨,更给人以崭新生命力的触动,不失为一幅好作品。

《花香蜂来》
刘文贵/摄
评委评语
粉粉嫩嫩的梅花竞相绽放,花瓣饱满,花蕊细腻。主体动植物在逆光环境下晶莹剔透,尽显柔美姿态。捕捉蜜蜂一头扎进花蕊那一瞬间,更添几分生机与灵动。大光圈虚化背景的深色红花,聚焦粉白色梅花与蜜蜂的关系,特别是黑背景去掉了杂乱,把观众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在主题上,是一幅侧逆光好作品。建议作者构图上还可以进一步剪裁,避免松散,使主题更加突出。

《我的太阳》
孙秀东/摄
评委评语
《我的太阳》是属于大雁的太阳。作者大胆构图,通过裁切画面保留核心影像元素,整体橘红色的画面运用,大雁与乳雁的特写,强烈表达了蒸蒸日上的生命力,传递出浓浓的亲情与温暖。逆光情况下,光圈和快门的合理组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大雁羽毛的特征,彰显了小雁的可爱,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作品很治愈,更体现了作者对审美的理解。

《春游中的黑天鹅一家》
赵林海/摄
评委评语
画面中黑天鹅和小天鹅在水面上悠游,周围环境更是宜人,岸边春花盛开,整个场景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温馨。这幅作品独到之处在于:一个个生命与春的结合,仿佛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小天鹅的位置不仅疏密适中,父母与孩子眼神的关系抓拍的恰到好处,贴近水面低角度的拍摄,更宜拉进观赏者与动物的亲近关系。
《圆明园的“御猫”》组照
王皓伟/摄
评委评语
本组作品可谓独具匠心。在圆明园春光向好的日子里,猫成为了自然影像的主角。摄影师捕捉猫与自然天气相融瞬间:饮水猫,宁静淌自然;酣睡猫,拥暖春眠;水边猫,灵动共春水柔波;倚树猫,闲适与石树和鸣;花下猫,随性染烂漫;猫为自然符号,天气译者,展现生命与环境共振,注解“万物无尽”。
《剪影》
罗振宇/摄
评委评语
这幅作品亮点在于对光线的捕捉和合理的构图,以及恰到好处的用光。阳光洒在湖面,形成明暗交织的光带,黑天鹅剪影嵌入其中,既借光影勾勒出天鹅优美轮廓,又以灰度变化展现水波韵律,光与影、黑与白、明与灰相互映衬,极简构图里藏着光影捕捉的巧思,让静谧湖畔瞬间因光影魔术而极具艺术张力。

《游园》
赵永亮/摄
评委评语
作者巧妙捕捉自然生机,成对鸳鸯作主体,增添灵动意趣;艳丽桃花、翠绿嫩叶为衬,借色彩对比与层次营造,展现春日鲜活。构图上,古树、繁花、禽鸟与远景交融,让春之复苏既具细节温度,又有开阔意境,尽显圆明园春日的自然和谐与蓬勃生机。

《翔云》
耿光璧/摄
评委评语
画面以简洁构图,借蓝天白云作背景,凸显圆明园断壁残垣。光线明朗,让石柱纹理清晰,历史沧桑感与天空开阔感交织。残垣的挺拔线条,在纯净天色下,既展现曾经的恢宏,又因残缺透出历史伤痛,以视觉反差,唤起观者对历史的凝视与沉思,是对圆明园遗址“历史与当下,残缺与永恒”的有力诠释。建议作品再略作剪裁,会更强调主题。

《圆明园踏春》
贾蕾/摄
评委评语
这幅圆明园春景图,借助古典元素编织穿越之境。小桥翠柳勾勒出中式园林韵致,古装女子撑伞踱步,与繁花古桥相融。画面细腻,将春日生机与古典意趣交织,让历史与当下在镜头里对话,既显圆明园春日的温婉秀丽,又借穿越感唤起对古典情境的遐想,是自然与人文,古意与今时的诗意融合。
《当把圆明园春色拍出电影感》组照
一乐/摄
《镜像清明》组照
陈琦/摄
《春花明遗址》组照
胡时芳/摄
《满园的花儿为谁开》组照
李先生/摄

《锦鲤戏花春心动》
阴凌云/摄

《圣心之光耀福海》
李京京/摄
《春日精灵》
卢砚京/摄
《永恒》
红色十月/摄
《圆明猫》
苏超宇/摄
《春游》
刘季英/摄
领奖通知
领奖时间另行通知,获奖者请留意手机短信。
夏至来 荷花开
2025年圆明园夏季摄影比赛
精彩即将上线~
精彩回顾:
[编辑]
赵 磊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转载自:圆明园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