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野心,藏在这份独角兽榜单

图源@小红书 L汉叁
你有没有发现?
我们熟悉的这座城,正呈现一种极致的“撕裂感”。
一方面,它孕育出以一己之力颠覆全球快时尚格局的巨兽——希音,用最接地气的生意逻辑,将最便宜的T恤卖遍全球。
又能让关乎民生的“菜篮子”企业——钱大妈,在资本的牌桌上,做到百亿估值。
另一方面,它拥有中科宇航等企业,能将承载着星辰梦想的商业火箭,从南沙的基地里运出,稳稳地送入苍穹。
又能在被称为“工业粮食”的半导体领域,让粤芯半导体、芯粤能等企业,死磕“卡脖子”的车规级芯片技术,为“广东造”的汽车装上“广州芯”。

图源@小红书 L汉叁
一半是人间烟火,一半是星辰大海。
广州拿捏的水平,可能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而当我们试图去读懂它时,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翻开那份让世界瞩目的独角兽榜单。
今年6月份,广州以24家独角兽企业的数量,稳居全球城市第11、全国第4。
这些数字背后,藏着这座城市真正的野心。

独角兽企业其实是投资行业的术语,通常是指那些创办时间短,但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未上市的创新创业公司。
看一眼广州的独角兽军团,你会发现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大派别:务实派与梦想家。

信息来源@胡润研究院
务实,是把一门生意做到了极致。
他们对市场、成本和效率的敏感度,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在这其中,希音是绝对的王者。
这家从广州番禺走出的神秘巨头,凭借其小单快返的柔性供应链,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和无法拒绝的价格,彻底改写了全球快时尚的规则。
当ZARA还在开会讨论季度新款时,希音已经完成了数千款商品的上新。
它从不以宏大的叙事加持自身,只用最简单粗暴的商业逻辑,构建起一个估值高达3650亿的庞大帝国,稳坐全球独角兽榜单前十的宝座。
而广汽埃安,则代表着传统制造业巨头的华丽转身。
在新能源汽车的激烈战场上,源自广汽的它,没有停留在PPT的构想。
而是扎扎实实地将技术转化为市占率,与小鹏、蔚来、理想、小米等新势力同台竞技,并以800亿估值站在全球独角兽榜单的前五十。
这也是广州制造业立市硬核的体现。
还有像估值130亿的钱大妈,与估值均为90亿的乐禾食品、简爱。
一个将“不卖隔夜肉”的招牌插遍大江南北;
一个深耕团餐供应链,都以最朴素的方式,解决了最广泛的民生需求;
还有一个,则将一杯小小的酸奶,做成了“中国无添加剂低温酸奶第一品牌”,成就新消费领域的标杆。
这些企业,离炮火声最近,离市场最近,离消费者最近。
不唱高调的他们,用最扎实的业绩,赢得了资本的青睐。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面。
另一面,是不满足于眼前,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天空、更微观的芯片,为这座城市叩问苍穹的梦想家们。
是张扬着广州“飞天梦”的小鹏汇天。
当飞行汽车还是很多人对科幻世界的第一印象时,
它已让想象照入现实。
那台名为“陆地航母”的分体式飞行汽车,订单接到手软。
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大规模量产飞行汽车的工厂,在广州拔地而起。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工厂项目效果图
是将广州的想象力边界,从天空拓展到太空的中科宇航。
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平台,它是我国唯一能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营火箭公司。
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基地落地南沙,填补了广州在航天制造业上的空白。
力箭二号运载火箭效果图
是广州向产业“上甘岭”发起冲锋的粤芯半导体与芯粤能。
粤芯用时18个月,实现了广州12英寸芯片制造从0到1的突破,一举改写广州“缺芯”的历史。
而芯粤能,则成为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的企业。
让广州的汽车、工业控制、5G产业有了更足的底气。
从生物科技的云舟生物,用科技实力,去解码生命天书,到3D打印的黑格科技,用数字化的方式,打印工业制造的另一种未来。
这些梦想家们,用一种超越单纯的商业逻辑,以长期的、寂寞的、巨大投入的科技浪漫主义,
共同构成了广州产业版图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这些,绝非偶然。

你以为广州仅仅只是千年商都吗?
其实它也是一座工业大城。
梦想,如果不能落地,终究是空中楼阁。
而广州,恰恰为所有疯狂的梦想,提供了一个最坚实的支点。
广州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其中29个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
仅广州开发区,就已生长出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当有人问你,“为什么会选择广州?”
你一般会想很久不知道答案,然后模棱两可回答,“这里什么都有。”
你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只是会本能地觉得它什么都有。
这意味着,这座城市从里到外,都在为梦想的落地,搭建着最坚实的阶梯。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产业集群。

图源@小红书 L汉叁
当小鹏汇天想要造一台飞行汽车,它可以在珠三角轻易找到所有需要的零部件供应商;
当中科宇航需要精密仪器时,广州的智能装备产业可以提供支持;
当粤芯的芯片需要应用场景时,广州庞大的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就是最好的试验田。
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都能落地生根发芽。
产业,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其中制造业是经济命脉。
但,仅仅只有制造业的硬核实力,还不足以解释一切。
作为一座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广州对市场、成本、效率有着近乎本能的追求。
务实的它,从不会选择不计成本的炫技和自嗨。
你看,无论是从独角兽榜单上“毕业”的文远知行还是小马智行,
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都在广州积极探索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并最终双双成功上市,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第一股”。
你看,无论是抖音、腾讯还是阿里,都选择将华南总部或核心业务板块放在广州琶洲。
巨头们用真金白银投票,看中的正是广州庞大的市场腹地和高效的商业变现能力。
如此务实,才能确保梦想最终能找到通往市场的桥梁,让叫好的技术,最终能变成叫座的生意。
因此你看,务实与梦想在这座城市并非矛盾。

当我们仔细端详务实与梦想,便能看清广州。
以最务实的态度,去服务最疯狂的梦想。
以最低调的姿态,去孕育最颠覆的未来。
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良性生态。
正是因为有无数“务实派”创造的丰厚利润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这座城市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
去让那些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梦想家”,仰望星空。
它的决心,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投入上。
2024年,广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是全国唯一实现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十年增长的一线城市。
近3年,更是投入约200亿元支持高校科技创新。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科研城市排名已跃升至全球第八。
这些钱,又从哪里来?
从广汽卖出的每一辆车、从希音卖出的每一件衣服、从无数个茁壮成长的产业集群中来。
同时,广州构建起一个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创新幼苗浇灌金融活水,让它们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有无数“梦想家”对未来的不断探索,才为广州庞大的实体经济,开辟了新的疆域和想象空间,避免其陷入低附加值的内卷之中。
广州的“3+5”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已实现超万亿元的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提升到32.3%。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
在琶洲,这个被誉为广州“江南style”的互联网热土上,
腾讯、阿里、抖音、唯品会、树根科技等巨头林立。
一栋栋充满未来感的总部大楼沿江而起,与珠江对岸的金融城、珠江新城,共同构成了广州经济的“黄金三角”。
这里正在发生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广州经济动能的切换。
广州的雄心,是让“务实”与“梦想”相互赋能,一手牢牢抓住制造业的根基,另一只手,则勇敢地伸向代表未来的星辰大海。
它不惧怕在硬核的重工业领域深耕,也不畏惧在新兴的数字经济浪潮中搏击。
因此,当我们再看一眼独角兽榜单,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企业个体。
而是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
画卷里,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有脚踏实地的实用主义,有对前沿科技的疯狂追逐,也有对商业本质的深刻洞察。
这,就是广州的野心。
且正以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方式,影响世界。
编辑 / 河洛
图片 / 网络、小红书:L汉叁
统筹 / 冷佳
你的每一个点赞我们都当作喜欢
转载自:i广州